6月12日,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素华应邀做客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明德三号楼506会议室开展“名物化结构的类型——以彝语诺苏话为例”专题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余金枝主持,文学院语言学相关专业研究生聆听。
胡素华教授首先阐释了名物化的定义,简单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名物化的认知发展过程及研究成果,着重强调了国内学者对名物化的研究过程以及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名物化的研究进程。此外,胡教授还借用了相关语言实例加以说明,使同学们对名物化的类型及特点有更为直观地理解。胡教授强调,随着跨语言比较视野的兴起和发展,语言学家发现关系从句和名物化结构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并进一步指出,我们不应该忽视汉藏语系语言名物化和关系化存在使用同一标记的现象。最后胡教授表明语言学各流派从不同的研究模式、不同的研究理念对其进行研究,彼此的研究不断交融,对名物化的认识也不断深化,达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共识。随后,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杨晓燕针对“濒危语言系统特点研究的新探索——以藏缅语族羌语支贵琼语为个案”作了学术分享,分别从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分析了贵琼语的濒危现象,并为同学们呈现了研究濒危语言的总体系统,供同学们的语言研究参考借鉴。
讲座最后,同学们针对讲座内容与胡教授进行互动交流,胡教授逐一作了详细解答,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培养发散性思维,主动结合自己的语言研究方向探究名物化现象,同时也表示语言研究过程具有长期性与艰巨性,希望同学们脚踏实地,认真钻研。
本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使我院师生对语言学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地把握,也帮助学生开拓眼界,了解相关领域学术动态,学习优秀学者的研究方法与学术眼光,寻找新的研究点。
(文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