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文学院与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22年研究生暑期学校圆满结束

发布人员: 新闻来源: 发布日期:2022-08-11 14:58:19

 

 83日至88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办,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与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协办的“方法、理论、思想:古代文学研究前沿”研究生暑期学校在线上顺利举行。

 国内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领域众多顶尖学者齐聚云端,举办了二十四场高水平的学术讲座。经择优选拔,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台湾大学、香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藏民族大学等53所高校/科研机构264名优秀学子“云端”相聚,共襄盛会。



 

 

 83日上午,暑期学校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彭国忠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文贵良教授致辞,对入营成员表示祝贺,同时总结系学术传统。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李立教授、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院长王军君教授分别表达了对此次暑期学校的殷切期望。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方笑一教授致辞,介绍暑期学校筹备情况和相关要求。

 

 


 

 按照暑期学校日程安排,24位专家学者分享各自学术思考,讲授内容覆盖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各个时段和文体。如过常宝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先论君子以《左传》、《孔子诗论》等文本为基础,讨论春秋君子及其话语方式程苏东教授(北京大学)以“”浅谈战国秦汉衍生型文本的研究”为题,谈及衍生型文本的形成方式,衍生型文本研究的新面向。陈引驰教授(复旦大学)从中国文学轴心时代视野中看待汉代文学观念的脉络。李小荣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道眼读陶渊明程章灿教授(南京大学)与康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以唐代文学研究为主题,分别谈及唐代文学中“槐树”书写的文化史,唐代文学中的都城"与文学创作的联系。叶晔教授(北京大学)梳理宋明文学会通的两种外来经验并回顾唐宋文学转型中国文艺复兴的学术史,指导学员正确认识学术史中的外来经验。杜桂萍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以“元明清戏曲中的杜甫书写”为题,借助相关题材作品判断杜甫诗歌流传的程度与被接受方式,及戏曲文本中的诗化构撰。查洪德教授(南开大学)从元代文坛特征之一——“文倡于下”出发,探讨元代文学研究中的问题。陈文新教授(武汉大学)对古代文学经典的确认历程作梳理,同时具体解析名著经典化的影响因素。徐雁平教授(南京大学)对俞樾晚年诗作及过渡时期的文学感知进行细致讲解。彭玉平教授(中山大学)就《王国维思维的时代之思与其词学之关系》对王国维的词学研究进行了探讨。

精彩讲座提升专业研究思维与方法。陈尚君教授(复旦大学)开场首讲“从冯道的政事与文学谈历史人物的评价”,指出在研究古代文学时应当用统一的观点;同时从冯道的政事与文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评价的整体脉络,强调应在特定的时代和背景之下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王兆鹏教授(中南民族大学)分享的“文学大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方法”,就数据意识、数据资料的利用,挖掘数据、转换数据的可能进行了详细解析,认为文学大数据建设对未来文学研究有极大开拓空间。李浩教授(西北大学)聚焦杜甫“花门”系列作品,重新审视杜诗战争书写中的多元与广角。冯国栋教授(浙江大学)对涉佛文体进行引论,介绍佛教与中国文学研究的路径。

讲座开阔视野,介绍专业前沿。钱志熙教授(北京大学)介绍中国古典学术的主体对象及学术发展状况。张剑教授(北京大学)介绍宋代文学研究前沿问题。韩经太教授(北京语言大学)讲座从总体上把握中国美学在汉语世界的典型存在方式,在中国哲学美学原点中探讨自己的语言智慧。陈广宏教授(复旦大学)重新回到中国古代文学学术成立原点,把握构建理路基质,从中借鉴发展经验。左东岭教授(首都师范大学)详细讲解《文心雕龙》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讲座指导学术研究要点,强调研究规范。廖可斌教授北京大学)以“古籍整理的若干规范与方法”为题作分享,提出以学术研究起步和发展,基础要厚,视野要宽,落点要实,要落实到文献,甚至应该聚焦到一个人,一本书,要做到对作家深度了解,结合生平,进行完整把握;研究可走“点一面一线”或“点一线一面”系统研究之路。刘石教授(清华大学)分享对做学问的理解,勉励学员们在学术研究道路上踏实努力。张毅教授(南开大学)介绍钱锺书的学养、文艺观和研究方法,鼓励学员向优秀前辈们学习学术研究的精神和方法。

  在高效紧凑的六天暑期学校中,各学员全程认真聆听前沿的学术讲座。在各场讲座结束的提问环节时,积极向授课专家们请教问学,针对学术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展开深度探讨,形成良好学习氛围;在相互交流和碰撞中不断迸发出思想的火花。

 8日下午,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方笑一教授主持暑期学校闭幕式,并作闭幕致辞。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胡晓明教授介绍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术传统,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侯悦代表学员们发表感言,对此次暑期学校提供的优质学术平台和课程对自身学术发展的推进表示感念。之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吕志峰书记、彭国忠教授分别致辞,对协办单位、授课专家、全体学员以及所有在幕后辛勤组织、筹备此次活动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感谢。方笑一教授总结发言,期待此次研习结束后,各学员能珍惜由此结下的学术缘分,继续延续学习效果,保持学术兴趣。参与学员们纷纷表示在此次活动中开阔了眼界,学习到学界前辈学术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收获颇丰。暑期学校在师生云端合影中圆满落下帷幕。

线上合影(部分)

 

 本次研究生暑期学校活动精彩纷呈,师生们在线上平台探索学术前沿、交流科研思考、共享人文风采,收获颇丰。通过“方法、理论、思想:古代文学研究前沿”系列讲座的学习,学员对古代文学研究方法、理论和思想有了更深刻认识。高水平的研学平台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助力各学员培养学术兴趣,有效推进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文案编辑:周柯彤

部分文稿来源:王青云

 

 

 

 

 


上一条:文学院顺利举办第十届“研究生课堂教学技能比赛”初赛
下一条:增强法律意识 构建和谐校园|文学院举办2022年法律知识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