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作家与乡愁---于坚《建水记》讨论会”圆满落幕

发布人员: 新闻来源: 发布日期:2023-05-15 16:33:54

为践行二十大精神,云南省写作学会与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合作举办“作家与乡愁——于坚《建水记》讨论会”,会议邀请了云南省写作学会、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昆明学院、大理大学、丽江师专等相关学者、作家,于2023年5月10日至12日在云南建水县焕文书院顺利举办。

于坚是具有全国和世界影响力的当代作家,自2013年调职到云南师范大学工作以来,以云南师范大学的名义发表作品百余篇,在国内外发表演讲三十余场,举办西南联大国际文学节,邀请了三十余位国内外诗人、学者来云南师大讲座,为云南师范大学在海内外赢得良好声誉。于坚的长篇散文、摄影集《建水记》由建水县政府大力支持,自2016年开始写作,历时两年,2018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2020年该书片断入选全国高考试卷,至2023年该书第五次印刷,读者好评如潮。建水县政府高度重视,自2020年开始在建水建立“于坚书房”,以展示于坚的创作成就,为于坚在建水写作提供了一个具有“乡愁”风格的作坊。

2023年5月11日早8:30,“作家与乡愁——于坚《建水记》讨论会”正式拉开帷幕。与会代表多来自于云南各高校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专家、作家,以及建水县相关领域的与会代表共计50人左右。会议由云南省写作学会会长贾蔓教授主持并简介会议筹备情况,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徐俊六副院长致辞欢迎各位与会代表的莅临,建水县委宣传部王强部长、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哥布、建水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伟,三位代表分别从《建水记》的文学影响、创作过程以及建水当地的人文风貌等方面发表讲话。

2023年5月11日早9:30,“作家与乡愁——于坚《建水记》讨论会”正式开始,与会代表们从不同角度畅所欲言,为《建水记》提供了多方位的解读。

云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王新教授,从作家于坚作品风格的独特性这一角度解读作品《建水记》。他指出,《建水记》是对现代化进程过快的反思,是一部呼吁生命的真理以及对历史、自然保留谦卑的作品。接着,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宋家宏教授,以“时代”这一角度对《建水记》进行解读,宋家宏教授以于坚的成长经历为切入点,用不同时代、不同文学思潮的变更,来探究于坚作品中的思想背景和动力源泉,以时代观文学,以历史会文学。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胡彦教授用“立德”“立功”“立言”三个儒家思想观念对《建水记》这部优秀作品进行了新角度的解读。他表示,《建水记》用文字完美阐释了现代社会中所蕴含的中国古典文化,于坚用文学照亮了中国古典文明之光,让千年以来延续传承的中国古典文化在现实生活中得以精彩呈现。之后,大理大学文学院院长纳张元教授以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产品以及文学作品的保留与传播为例,表示《建水记》这样一部作品就是将建水这样一个活态《诗经》般的城市生活进行诗意传承的一种方式。

丽江师专文学院韩敬源院长表示《建水记》是一部有文学力量的作品,这部作品既能引导后生们对时代更变的思考,还能不断提醒世人,在高度现代化、标准化的现今,如何像《建水记》中的建水一般保持自身内在的独特性及丰富性。之后,云南省写作学会常务理事夏玲用“生命、生存、生活紧密结合”来为《建水记》做出简要概括。在会上,夏玲表示《建水记》是在作者、作品与这座城市,这样一个文学与现实生活相互关照的过程中产生的。

昆明学院人文学院教师赵凡以赞美之书、悲剧之书、正名之书对《建水记》进行了多样解读。之后,云南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李诗白表示,《建水记》是诗人于坚持续写作四十余年所形成的独树一帜的创作艺术与哲学思考的体现,显示出它“厚大高古”“天人合一”的文艺成就。

最后李伟为此次会议作总结发言,他以建水这座城市的整体发展、保护、规划历程阐述了建水与《建水记》的互相成就,《建水记》是文化传承、文化自信的体现,是建水人民共同努力的优秀成果。


(文学院 供稿)


上一条:文学院举办“同悦书香,相伴成长”系列亲子活动
下一条:追忆峥嵘岁月 唱响青春之歌|文学院五四合唱比赛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