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走进“文德课堂”,由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文化名家、校聘联大学者(第六层次)程小强教授担任主讲嘉宾,讲座以“传承、转进与再出发”为主题,通过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求学、治学文化内涵,面向2024级200余名同学开展学业学风建设的专题指导。讲座由文学院党委副书记赵兴元主持。
程小强教授通过分享个人成长历程,强调求学之路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涵养精神品格、锻造知行合一的行动力。他指出唯有深植家国情怀、淬炼专业信仰,方能在求学路中筑牢根基,于躬身实践中激活智慧。围绕端正学习态度,程教授认为要践行“四戒”铁律:戒网络沉迷葆有专注力,戒空想内耗强化执行力,戒机械重复激发创造力,戒价值短视提升格局观,倡导以“晨昏有常”的作息规律与“动静相宜”的强健体魄,铸就持久治学韧性。面对学业压力,主张以“治学三境”破局:短期以目标拆解破除畏难情绪,中期以经典精读构建思维体系,长期以服务社会的家国情怀锚定人生坐标。讲座最终回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历史使命,呼吁青年将“读万卷书”的积淀转化为“行万里路”的担当,在守正创新中实现学问精进与人格升华的双重抵达。

赵兴元老师在总结中指出,程教授的讲座以“道”“文”“技”三者为脉络,系统阐释了传统文化观照下的求学、治学之道。所谓“道”,即以家国情怀铸魂,立求学、治学之本;所谓“文”,当以经典为舟楫,在千年文脉中涵养求学、治学之体;所谓“技”:强调知行合一的转化,在理论转化为实践中探究求学、治学之用。
“文德课堂”始终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构建起“经典涵育-名师引航-实践淬炼”三维育人体系。此次讲座也是云南师范大学“文德心语”辅导员工作室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力提升的培训活动,通过活动不仅助力学生学业学风建设,更在价值引领和文化涵养。下一步,文学院将持续引导青年学子在知行合一中实现“诗书继世”的使命传承,让传统文化基因成为新时代学风建设的源头活水,在培根铸魂的育人实践中赓续千年文脉。
文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