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条主线,文学院坚持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传承西南联大爱国主义精神相结合,11月13日,2025级10个名师班级、2个学生社团开展思政教育品牌活动——第五届“联大记忆·经典展演”,学院师生600余人观看了展演。

本次展演聚焦“红色文学”专题,将红色故事贯穿于各个时期的校园文化生活,发挥西南联大校史文化价值引领作用,通过话剧、朗诵、歌唱等多种艺术形式,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生动展现以西南联大为背景的爱国主义精神。

朱自清班的《红歌映联大 声颂中华》联结西南联大烽火中的爱国初心与文化坚守,借助红色文化传承与家国情怀表达,通过多元演绎形式回望峥嵘岁月、礼赞时代辉煌。

冯友兰班朗诵的《人民万岁》是中国当代诗人王怀让1993年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00周年创作的抒情诗。诗歌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形象,传递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无限热爱与祝福。

沈从文班的《烽火弦歌 薪火相传》将观众带回到西南联大教育救国历程的时代背景中,通过重温那段峥嵘岁月深刻阐释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号召大家坚守文化根脉,传承奋斗精神。

王力班《党的女儿》通过立体的塑造百年间多位优秀女党员代表的故事形象,以激昂旋律与质朴文字展现了优秀女党员在峥嵘岁月里的信仰坚守、担当奉献、薪火相传,彰显跨越百年的“她力量”。

国韵馆非遗艺术研习社的《红灯记》以经典京剧的形式深情演绎了三代革命家庭的斗争故事,表达了革命信仰的代代传承、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以及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

闻一多班的《闻一多诗歌作品朗诵》呈现了多首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诗歌中充满了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生动体现了闻一多先生对祖国深切的热爱之情与对民族尊严的捍卫。

罗庸班的《红色诗歌朗诵》以经典红色诗歌为载体,通过声音的演绎传递革命精神、爱国情怀和时代强音。让大家在声音中回望历史,在情感中汲取力量,既是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民族精神的弘扬。

曹愚话剧社的话剧表演《山河还记得》将革命先烈的牺牲与祖国山河的永恒相融合,深刻阐释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强调烈士们的热血终将融入祖国大地,化为民族精神的不朽丰碑。

冯至班的《山河》通过多种文学艺术形式展现了抗战先辈与当代青年在精神层面的跨时空对话,以“山河”为意象,将历史记忆与当代青年的责任感深度联结,强化代际精神传承。

罗常培班深情演绎的《永远的思念》饱含着对为了祖国的革命事业壮烈牺牲的先烈们的思念之情,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激励。

游国恩班带来的《小兵张嘎》用影子剧的形式将代表着坚韧、勇敢、正义的人物形象深深刻画在观众心中。通过一个13岁孩子在战火中的成长历程,体现了少年英雄的爱国赤诚以及正义必胜的信念。

唐兰班的《烽火里的中国》放眼微观生活,勾勒当代祖国的繁荣富强,展现山河壮丽,传递家国情怀。正是穿越时空的青春誓言成为了民族精神的永恒密码,让中华民族的血脉得以在战火中不断延续。

本次红色文学专题展演由文学院师生共同策划,精心编排,用多种艺术形式挖掘红色文学所蕴藏的精神内核,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提升思想活力、滋养浩然正气、汲取文学智慧。学院将持续优化“联大记忆·经典展演”的校史文化内涵与文学表现形式,进一步融合理想信念教育、校史文化教育与文学实践锻炼,推动西南联大名师班级建设形式创新、内容丰富、影响深远。
文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