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6日,一流专业建设“新文科”系列讲座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社会功能与评价体系”在明德3号楼508教室举办。此次讲座由大连民族大学二级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新疆大学“天山学者”李晓峰教授主讲,我院李瑛教授主持,黄岚副教授与我院学生共同聆听。
2021年12月16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朝戈金教授应邀做客文学院“一多中文讲坛”第七十三讲,开展一流专业建设“新文科”系列讲座——“口头文学的理论建设”,讲座由傅宇斌教授主持,李瑛教授及文学院师生于明德3号楼508会议室共同聆听本次线上讲座。
讲座开始,朝戈金教授首先分享了口头传统源远流长的历史。他提出,口头文学是最早的文学形式,是与正统文学相对的一个的概念,历来不登大雅之堂;然而正是因为它的这一特点,所以是真正属于普通民众的文学,它的作者是集体人民。随后,朝戈金教授用民族歌曲和外国流传的民谣举例,说明许多歌是先有口头传唱再有书面记录,这就是最为典型的口头文学。
接着,朝戈金教授以《荷马史诗》为例,讲述了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的关系,并呼吁青年一代的学者都要重视口头文学的重要性,要考察地区区域之间口头文学的联系与区别,做出有价值的文学理论。
随后,朝教授就同学提出的“代表性文本选择”的问题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研究者首先要选取一个完善的文本系统,便于比对;其次在有限文本条件下考察其互文性关系,选取文本要看我们如何归纳定位,选择善本如同我们遴选样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处。
会议最后,傅宇斌教授和李瑛教授就本次讲座予以总结,并对朝戈金教授发出邀请,期待朝教授下次亲临师大给师生授课。
本次一流专业建设“新文科”系列讲座的举办,让各专业的同学对口头文学传统有了更多的了解。作为新时代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学生,学生们应当接过文化研究的接力棒,响应“新文科”的号召,扛起文学创造的旗帜,用整体的眼光去看待文学。
(文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