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在“七一”建党节前夕,为讲好党史故事,挖掘云南红色文化资源,唱响传播红色文化的时代强音,文学院于6月13日晚在音乐舞蹈学院434演播厅举行“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云南故事”——“党史故事我来讲”情景剧大赛。全院9个学生党支部的100余名党员代表组队参赛,200余名学生党员观看了比赛。比赛由毛志荣、赵兴元、徐俊六、李开书、汪玉梅、周昱辰、杨慧芹7位老师担任评委。
大赛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主持人介绍大赛的评分标准,每个支部的参赛剧目依次上场表演,一个个情景故事串起一段段红色历史,一次次深情演绎牵起一段段经典回忆。学生党员、支部书记绘声绘色的表演和引人入胜的情节设置,把云南红色文化中的感人事迹以舞台剧的方式呈现给师生党员。
学生第五党支部用生动的舞台语言讲述了共产党员潘琰在西南联大师范学院与国民党反动派英勇斗争而惨遭杀害的故事,使得全场观众无不深受感动,无不为共产党人留下的生命绝唱赞叹与敬佩。学生第四党支部基于历史资料讲述了老共产党员楚图南为云南文化教育事业殚精竭力的感人故事,并以此讲述了文学院数名学生参加研究生支教团的典型事迹。学生第六党支部讲述了“南疆丹娘”孙兰英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在狱中遭受非人的折磨和酷刑后,年仅21岁的她英勇就义的感人故事。学生第二党支部以民族团结誓词碑为故事起点,讲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边疆地区各族人民群众维护民族团结,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故事。学生第三党支部借助在云南广泛传唱的红歌载体,讲述一个个振奋人心的云南故事。学生第八党支部讲述了云南永善第一位共产党员蒋永尊的革命故事,他作为乌蒙山区的先锋力量,永远是云岭大地上的一面鲜红的旗帜。学生第七党支部以红军长征时期的云南禄劝皎平渡口为叙事地点,再现了中央红军3万多人在当地船工的帮助下昼夜渡江的故事。学生第九党支部用讲述、图片、视频等形式再现了从云南峨山走出去的共产党员李桂英把自己整个人生都献给了党的故事。学生第一党支部讲述了共产党员杨善洲退休后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22年,把5.6万亩荒山变成绿洲,并将价值3亿元的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国家的感人故事。

本次大赛充分挖掘云南红色文化资源,用照片、档案、书信、诗词、文物等文献讲好党史故事。通过展现“党员风采”、品悟“真理味道”,用云南党史中的“小故事”,引导党员悟透理论“大道理”。
首届“党史故事我来讲”情景剧是由文学院党委主办,学生第三党支部承办,此次大赛也是学生第三党支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特色的支部党建品牌项目的一个展示。近年来,文学院党委探索把云南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党史教育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党员教育管理、支部建设的体系中,体现到基层党建特色与成效中,引导党员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习党史,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
文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