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促进云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9月19日,文学院在丽水云泉202会议室召开学科建设座谈会。会议邀请南京大学教授丁帆、吉林大学教授张福贵、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勇、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浙江师范大学教授高玉、中山大学教授林岗、南京大学教授张光芒、《新文学史料》杂志社编审郭娟、《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编审李桂玲、《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丛刊》杂志社编审易晖出席。本次会议由文学院党委书记刘虹主持,文学院班子成员及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各方向带头人参加。

座谈会伊始,阳清院长作学科建设主题汇报,系统梳理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近五年在学科团队建设、科研成果产出、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进展,客观分析当前学科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未来发展规划。
在专家指导环节,吉林大学张福贵教授提出,学科建设需“未雨绸缪”,提前布局博士点申报工作,一方面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关注人才储备,另一方面强化科研与教学成果积累,推动高水平论文发表与教学成果奖培育。精准补齐博士点建设中的短板,同时加强学科特色宣传,促进不同学科方向的交叉融合。

南京大学丁帆教授从微观建设角度,提出需重点打造优势学科,通过选派学科带头人参与高水平学术会议、冲击国家级教学奖项等方式提升学科影响力;同时,应充分利用云南多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领域打造特色品牌,实现差异化突破。

北京师范大学刘勇教授强调,要在夯实现有学科体系基础上,整合校内外人才资源,搭建学术交流桥梁,让特色研究“走出去、立得住”。

华东师范大学陈子善教授认为需加强学科特色宣传,促进不同学科方向之间的交叉融合。

此外,高玉、张光芒、郭娟、易晖、李桂玲等专家也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宝贵建议,包括争取学校政策支持、开发地方文学史料、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布局特色研究方向、强化学科数据建设等。

在交流环节,各二级学科方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积极参与讨论,就优秀论文选集出版、主打栏目设计、学术顾问制度、期刊发表策略等问题与专家深入交流,与会专家均给予了建设性指导。
会议最后,阳清院长作总结发言。他对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学院将认真梳理、充分吸收各位专家的建议,进一步优化学科建设,凝聚发展共识,明确重点任务,推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此次学科建设座谈会主题鲜明、内容务实,不仅为文学院学科发展精准“把脉”,更搭建了学院与国内一流高校交流合作的桥梁。下一步,文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逐步落实专家建议,不断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推动学科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