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上午,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研究》创刊号发布会在丽水云泉大酒店202会议室举行。本次会议聚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重要性及发展路径,旨在搭建学界交流合作平台,推动文学史料的系统化整理与规范化出版。
来自南京大学的丁帆、吉林大学的张福贵、北京师范大学的刘勇、华东师范大学的陈子善、浙江师范大学的高玉、中山大学的林岗、南京大学的张光芒、《新文学史料》杂志社的郭娟、《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的李桂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杂志社的易晖等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文学院班子成员和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各方向带头人参加。文学院党委书记刘虹主持发布会。

首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研究》主编付祥喜对创刊情况进行详细介绍,明确辑刊的核心定位为专业史料刊物,兼具三大特质:以史料学基础研究为根基的“基础性”、以理论方法探讨为支撑的“理论性”、以AI挖掘技术应用研究为突破的“前沿性”。他表示,刊物后续将通过开设特色专栏、定向邀约稿件等方式引导内容建设,力求为文学院学科发展注入动力,打造学科建设的重要学术园地,并诚挚期待各位专家学者给予指导。

在指导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办刊经验传承、学术方向引领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期刊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专家聚焦三大核心方向提出宝贵建议:其一,在研究视野拓展方面,需强化与古典文献学、历史学等学科的跨界融合,重点关注通俗文学史料、少数民族文学史料等“边缘”领域;其二,在学科建设强化方面,要着力推进文献学教材编写与课程开发,通过工作坊、学生论坛等载体培育青年人才,同时将辑刊打造为专业学术平台;其三,在基础保障方面,需加快文学史料数字化数据库整合,完善当代文学批评研究的史料文献系统整理与学术规范。

据悉,本次学术会议聚焦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重要性及发展路径。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扎实的史料研究是文学史研究的基石,对于拓展研究视野、纠正认知偏差乃至重构文学史具有深远意义。会议旨在促进学界在这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文学史料的系统化整理与出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