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天地

学生天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天地 > 正文

文学院举办“诗乐润心”主题心理沙龙

发布人员: 新闻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29 16:59:42

读着千年诗词敞开心扉,伴着古典音律舒缓情绪,为让文学经典成为滋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养分,近日,文学院举办“诗乐润心”主题心理沙龙,帮助2025级新生在文化浸润中打破社交壁垒,调适心理状态,获得文化知识。研究生辅导员王英健老师以诗词为情感纽带、以音律为调适载体,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双向融通的教育方式,引导新生快速融入校园集体生活,增强成长自信、文化自信。

作为学院心理健康素质提升项目的实践活动,此次沙龙通过挖掘诗词与音律的双重育人价值,促进文化传承与心理疏导的有机融合。在“霓裳心语”环节,王英健老师率先以抑扬顿挫的语调诵读经典篇章,平仄韵律间,传统文化的人文情怀缓缓流淌。在王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主动分享诗词感悟,随后更多同学纷纷打开话匣子,或诵读原创诗作,或结合诗句倾诉入学后的期待与困惑。原本陌生的面孔在诗词共鸣中逐渐亲近,社交隔阂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悄然消融,实现了“以诗为媒,以心换心”的心理破冰效果。

《礼记・乐记》有云:“声成文,谓之音”。一些古典诗词本身就蕴含着调节情绪的音乐密码,在“宫商疗心”环节,王英健老师从传统文化典籍切入,为新生解读诗词平仄与人体呼吸节奏、情绪波动的内在关联。同学们闭目聆听,在诗词意境与音乐旋律的熏陶下,不仅体会到诗词格律的独特魅力,更在心理健康知识的指引下,学习用传统文化调节情绪的方法。

此次心理沙龙,是学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双向赋能的生动缩影。一方面,将诗词、音乐等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心理沙龙,让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易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另一方面,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方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得到新的诠释,赋予传统文化“调适心理”的现实意义。下一步,文学院将继续深耕“文化+心理”育人模式,挖掘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心理育人资源,让学生在传承文化根脉的同时,拥有更健康、更积极的心态,自信自强应对学习生活。

文学院 供稿

                                                                                                                                         



下一条:2025-2026学年文学院研究生会换届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圆满落幕